万年历 - 老黄历 - 历史上的今天 - 3月25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历史上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6月26日)


历史上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上的今天 6月26日是什么日子、发生了什么
1858年 清政府和英国签订第二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
1892年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诞生
1900年 《东南保护约款》签订
1918年 德军使用贝尔塔巨炮轰击巴黎
1923年 紫禁城发生大火
1929年 中国共产党举行六届二中全会
1930年 埃及爆发六月起义
1931年 东北发生中村事件
1933年 当代指挥大师阿巴多诞生
1935年 两河口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943年 奥地利医学家卡尔兰德施泰纳逝世
1945年 联合国托管理事会成立
1946年 《美国军事援华法案》通过
1946年 解放战争开始
1950年 南非自由日
1954年 尼赫鲁评价“五项原则”
1965年 “六.二六”指示
1975年 印度反对派指控英.甘地在选举中舞弊
1979年 拳王阿里宣布退役
1983年 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1988年 “国际禁毒日”定名
1991年 国家防总下令开启太湖水闸泄洪
1993年 我国首次在国内发行外币债券
1994年 “引大入秦”总干渠贯通
1997年 中韩漂流队失踪13天虚惊一场
1998年 瀛海威总经理辞职
2000年 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亮相
2009年 迈克尔.杰克逊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官网

历史上的日子(阳历)

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6月26日是什么节日,历史上6月26日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重大历史事件

    1856年10月,广东水师登上悬挂英国国旗的商船亚罗号,缉查走私活动,发现该船在香港注册的执照已过期,于是拘捕船上十二名中国水手。英国领事巴夏礼向两广总督叶名琛抗议,指商船亚罗号曾在香港注册,受英国保护,要求中国释放船员和道歉。由于广州人民愤恨英人所为,故焚毁英国商馆。英国于是以英人安全受影响,向清廷宣战。
    1856年2月,法国神父马赖私自进入广西西林传教,被当地政府处死。法皇当时意欲扬威东方,建立对天主教的保护权,于是参与英国的侵华战争,组成联军。
    1857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俘虏叶名琛。联军其后北上,于1858年占领天津的大沽。清廷于是委派大学士桂良议和,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1.增开牛庄、登州、台湾(今台南安平旧港)、淡水、潮州、琼州、南京及镇江、汉口、九江为通商口岸。
    2.英法人士可在内地游历及传教。
    3.英法商船可在内河运行。
    4.英法人士在华犯罪,各由该国之领事处理。
    5.关税由双方协定,每十年修订一次。
    6.双方互派公使;外使可行西礼,并进驻北京。
    7.中国赔偿英国四百万两、法国二百万两白银。
    8.再割让九龙司给英国
    9.外人享有部份内河航行权

    赛珍珠摄于1932年

    赛珍珠(PearlS.Buck或Pearl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1932年借其小说《大地》(TheGoodEarth),成为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的女性;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她也是唯一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女作家,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
    1892年6月26日,赛珍珠出生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父亲是美南长老会的传教士赛兆祥(AbsalomSydenstricker,1852年1931年),父母亲在她出生4个月时一同来到中国江苏清江浦,后来搬到镇江,住在润州山长老会润州中学的平房里(此处故居已经拆除);在那里长大成人,她是先学会汉语和习惯中国风俗(特别受益于其老师“孔先生”)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值得一提的是,从幼年起,她就在鼓励中开始写作。1910年,赛珍珠离开中国,到美国弗吉尼亚州伦道夫梅康女子学院(Randolph-MaconWoman\sCollege)学习。于1914年获得了学位之后,她又回到中国,并且在1917年嫁绐了一名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洛辛卜凯(JohnLossingBuck)。随后他们举家移居到安徽北部的宿县,在此期间的生活经历成为后来闻名世界的《大地》的素材。
    1930年,赛珍珠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东风:西风》,从而开始了她的写作事业。1931年,她写了她最著名的小说《大地》,这部小说被认为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农民王龙的生活故事使她于1932年获得了普利策奖。她的事业从此蒸蒸日上,并于1935年获得了威廉迪豪威尔勋章。然而,1934年中国政局陷入了混乱,赛珍珠被迫离开中国。她回到了美国,这时她的丈夫向她提出了离婚,她同意了。之后又嫁给了约翰戴尔出版公司的总裁里乍得威尔什,并且又收养了六个孩子。在完成了描写其父母的作品《流亡》和《搏斗的天使》之后,她于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曾任美国作家协会主席。
    在她的一生中,赛珍珠创作了超过100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地》。她作品的题材包括小说,短篇故事,剧本和儿童故事。她的作品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她试图向她的读者证明:只要愿意接受,人类是存在着广泛的共同性的。她的作品主题涵养了女性、情感(广义的)、亚洲、移民、领养和人生际遇。
    赛珍珠于1973年3月6日逝世于佛蒙特州的丹比(Danby,Vermont),葬于宾西法尼亚州普凯西的绿山农场。
    赛珍珠生前曾入籍中国,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为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奔走。许许多多美国人正是通过赛珍珠的小说了解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囊相助。她出生在基督传教士家庭,但却反对传教。在中国、美国许多地方,她公开声称她极为讨厌那些“喋喋不休的布道”,说传教士布道只会“扼杀思想,蛊惑人心,在中国教会里制造出一批伪君子”。她因批评蒋介石独裁,国民政府拒绝参加她的诺贝尔文学奖领奖仪式。由于她坚定反对共产主义和中共的立场,解放后在中国大陆长期被打压,并受到大陆文化界的攻击。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两个月后,赛珍珠也向新闻媒体宣布自己即将访华,但随后遭到中国政府当局拒绝。
    在中国江西九江庐山、江苏镇江、安徽宿州、南京大学,至今保存着当年赛珍珠生活过的故居。
    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使帝国主义在华的权益受到冲击。英国在长江流域投资最多。因此,一面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一面策划独占长江流域,分裂中国的“东南互保”。这些行为得到了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积极响应。而英国的如意算盘引起其他帝国主义的反对,英国被迫让步,策划中的“东南亚保”由英国独家经营变为各国共同“保护”。

    1900年6月26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由上海道台余联流与列强驻沪领事会议,东南各省代表出席,炮制了《东南保护约款》9条,《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10条,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使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督抚保护”,互保局面形成。接着,闽浙总督许应骤与大国订立《福建互保协定》,互保范围扩大到广东、四川、陕西、河南、山东10余剩中外互保由刘坤一。以张之洞为盟主,李鸿章、袁世凯为支柱的洋务派,在盛宜怀的积极串联下,与八国联军侵略相呼应。“东南互保”表明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企图分裂中国。
    1923年6月26日晚9点多钟,紫禁城中建福宫突然起火。溥仪急给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警察总监薛之珩、步军统领聂宪藩打电话,请他们速派消防队来救人。

    王怀庆等带领不少军警来到宫内,并把全城的消防人员和消防器材几乎都带了进来。但因宫中既无自来水,又缺少水井,消防人员“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看着大火到处蔓延。有人建议,吸取紫禁城外御河之水扑救,于是赶紧把所有的水龙都接到一起,水虽被吸引过来,但水龙只有一根,对于凶猛的大火简直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大火由静怡轩一直烧到延寿阁。延寿阁宏伟高大,倒塌时正在燃烧的椽梁又倒在别的宫殿上,周围的宫殿一齐燃烧起来,化成一片火海。庭中数百年的参天松柏,也变成一棵棵的火树,大火一直烧到28日凌晨2时许,意大利公使馆闻知宫内起火,派了30多名兵士赶来帮同救火。这些兵士消防技术比较熟练,他们指挥大家拆除房屋,隔断火道,到7点多钟逐渐把这场大人扑灭。但因余烬尚存,消防队又看守了两三天才撤出。

    这次大火,共烧毁房屋三四百间,损失的物品,除延寿阁里收藏的全部古物都被烧毁外,还有广生楼的全部藏文大藏经,吉云楼、凝辉楼的数千件大小金佛与金质法器等。其中最宝贵的是金亭四座,都是钻石顶、景泰蓝座;还有敬慎斋所藏的明景泰年间刻制的大藏经版数千块、中正殿雍正时制作的大金塔一座、全藏真经一部和历代名人书画等等。
    1930年6月26日,埃及爆发反对英国的六月起义。1922年2月,英国宣布承认埃及独立,取消对埃及的保护制度,但又提出英国负责埃及国防、控制苏伊士运河、保护外国人权利和继续统治苏丹“四项保留条件”。

    1924年后华夫脱党组成的民族内阁一直拒绝同英国签订承认英国占领埃及的条件,不承认“四项保留条件”。1930年6月在英国的压力下,埃及国王迫使华夫脱党纳哈斯内阁下台,解散议会,以代表地主、买办利益的西德基组阁。

    6月26日华夫脱党采取同政府不合作政策,鼓励不纳捐税。随即爆发民族起义。开罗、亚历山大港的工人举行反英总罢工。学生、农民举行示威游行,提出“民族独立,反对君主政体”的口号。政府派军警镇压。一些城市发生街垒战后被镇压。
    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上尉部员中村震太郎,奉命到中国东北执行秘密军事侦察任务,随同者有一名旅居东北的日本退伍骑兵上士、一名蒙古人和一名白俄人。他们化装成中国农民,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军事地理调查后,在准备经洮南返回途中,于6月26日在兴安区葛根庙附近苏鄂公爷府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团长关玉衡)所部拘获。

    经搜查,在“他们的行囊和中村的棉裤中搜出调查笔记、军用地图甚多,并查出寒暑表、指北针、测绘仪器和一支南部式手枪”。中村“用地图对照现地,加以纠正改绘,凡他所经过的地区,关于雨量、气候、村落、居民、土质、水井以及可容驻的兵力等都记载很详”。他们的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

    日本当局立即借题发挥,一方面向中国抗议,另一方面煽动反华战争的狂热。日本又召开内阁会议,陆军大臣南次郎提出要求中国方面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否则日本将使用武力。前关东军司令官白川义则、菱刈隆在军事参议官会议上提出“应利用中村事件这个机会诉诸武力,一举解决各项悬案,确保我之各项权益”,并强调关东军司令官应“调动兵力”。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认为:“中村事件是向附属地以外的地方出兵之天赐良机,甚至可以成为在柳条湖行使武力的前提”。
    阿巴多1933年6月26日生于米兰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米兰音乐学院小提琴家兼教授;母亲是作家,还是位很不错的钢琴家;哥哥是钢琴家、作曲家兼帕尔马音乐学院院长。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阿巴多耳濡目染,8岁学音乐,不过,他起初想成为美术家,而不是音乐家。16岁那年,指挥大师伯恩斯坦在米兰就认为阿巴多有一双天生做指挥的眼睛。于是,阿巴多正式进入威尔第音乐学院主修钢琴、作曲,并随指挥家沃托学指挥。当时指挥大师朱利尼为学生乐队上合奏课,阿巴多从中学了许多乐队指挥方法,获益良多。给年轻阿巴多鼓舞最大的是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大师的姐姐是阿巴多的教母,在她的引荐下,大师1954年听了阿巴多演奏巴赫的《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对他极为赞赏。父亲终于吸收他加入青年乐团,阿巴多第一次公开演奏并指挥了《D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但他的初次登台并未引起轰动。好学不倦的阿巴多继续他的学业,听各种讲座,并欣赏了不少音乐会。毕业后,他又赴维也纳深造,在梅塔推荐下,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随斯瓦洛夫斯基学习指挥。斯瓦洛夫斯基的教学非常严厉,要求以最节省的动作获得最大的音乐效果,不过,他的数学化的教学理论分析过多,这与热情的阿巴多的个性格格不入。不管怎样,这是阿巴多一生中最重要时期,也是他最开心的日子,他学了不少东西,给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1958年,阿巴多在意大利边境小镇黑牙斯特首次指挥歌剧《三个橙子的爱情》。同年,阿巴多到美国唐格伍德参加库塞维茨基国际指挥比赛,结果获得一等奖。不过,胜利并未给他带来声誉,他回到意大利,搞些音乐学院室内乐课程的指导工作,偶尔也指挥一些交响乐、歌剧。这时期他熟识了不少20世纪的音乐作品。两年后,他应邀参与纪念斯卡拉蒂诞生300周年音乐会,首次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登台指挥演出,并组成米兰独奏家室乐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30岁,阿巴多赴纽约参加第一届米特罗普洛斯国际指挥比赛荣获第一名,在一个乐团中作为纽约爱乐团伯恩斯坦的助理指挥。至此,性格优柔寡断、从不爱自我宣传的阿巴多,仍然寂寂无闻,而他的同学梅塔已在国际乐坛上树立声誉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卡拉扬在电视中看到阿巴多的指挥,便邀请他于1965年8月14日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中首次指挥维也纳爱乐团演出马勒的《第二交响曲》。这次成功的演出为他终身指挥铺平了道路,奠定了他在国际乐坛的地位。殊荣给他带来了名气,也给他带来了合约,35岁,首次在拉.斯卡拉歌剧院指挥歌剧演出并获任乐团首席指挥,9年后升为音乐总监。在18年中,他大胆实行改革,大力扩充演出剧目,除了传统剧目之外,还指挥上演了一系列的现代歌剧。另外,他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面向民众,深入基层,培养了一大批新一代的观众,在歌剧大众化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歌剧院恢复了威望。阿巴多胸襟宽阔,落落大方,没有染上“同行是冤家”的恶习,传为佳话。38岁时,阿巴多与不设常任指挥的VPO订立了终身指挥合约,嗣后,带领乐团展开了一系列的世界性巡回演出。1979年,46岁的阿巴多出任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作为音乐总监兼指挥,自1978年起,阿巴多经常有计划地联同欧洲共同体青年乐团在欧洲各国演出;1981年,他是欧洲室乐团艺术顾问;1982年他创办了拉.斯卡拉爱乐团,把处于次要地位的意大利交响乐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1986年,他又创办了马勒青年乐团,并兼任音乐总监;次年,他还创建了维也纳现代音乐节。除此之外,他还是芝加哥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乐团、世界乐团等极受欢迎的客席指挥;1984年阿巴多首次指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演出威尔第的歌剧,两年后,出任该院音乐总监。大器晚成的阿巴多,凭着百折不挠的意志,独揽了维也纳、柏林主要音乐团体的指挥大权,终于立足于世界一流乐团“歌剧院”的峰顶上,成为卡拉扬之后乐坛上的新帝。为了表彰阿巴多在音乐上的卓越贡献,各国给他许多赠衔。他在伦敦皇家歌剧院指挥演出穆索尔斯基的歌剧荣获最佳歌剧奖;意大利政府颁发给他最高国家奖章;维也纳爱乐团赠予他尼柯莱金奖;国际马勒协会授予他金奖等。阿巴多的指挥有自己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热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锐,双手极富有魅力,眼睛里有音乐。他的曲目十分广泛,对罗西尼、威尔等意大利作风家的歌剧作品,他的演绎尤为出色,堪称一绝。他也擅长指挥德、奥、俄的交响乐以及现代作品。有人认为,他有时过分追求戏剧性,动作有点过火,有时过分注重细节。不管怎样,他是一位尊重总谱的指挥家,他没有准备好是不会站到指挥台上的。例如,《沃采克》就排练了40次;为了掌握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他足足花了10年研究时间。

    最常用的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的ABO抗原种类分型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巴登,1943年6月26日逝世于美国纽约)是一位奥地利细菌学家。1901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37年他又与亚历山大所罗门维纳(AlexanderSolomonWiener)一起发现了恒河因子。
    兰德施泰纳的父亲列奥波德是一位著名的记者,他在兰德施泰纳六岁时就去世了。兰德施泰纳在维也纳大学学医,1891年他获医学博士学位。在他的学期他发表了一篇食品对血的成分的影响的论文。他当时认为血是一种“特别的汁”。
    1901年兰德施泰纳发现了血型。他证明在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输血时被输入的血往往会在血管里凝结。1909年他可以分辨出A、B、AB和O四种主要的血型。他认识到同样血型的人之间输血不会导致血细胞被摧毁,但不同血型之间输血会导致上述的凝结。今天我们知道,AB型的人可以接受所有其它血型的血,而O型的人可以为所有其他人输血。这个知识尤其对输血和外科手术非常重要。1930年兰德施泰纳为了这个发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兰德施泰纳首先移居荷兰,后来赴美国洛克非勒医学研究所。在那里他继续对血型的研究。他与亚历山大所罗门维纳一起发现了恒河因子。这个因子首先是在恒河猴的血里发现的。此外兰德施泰纳继续他对血液中的抗体和抗原的研究。
    在他的晚年兰德施泰纳主要研究肿瘤学,原因是他的夫人患甲状腺肿瘤。但在这方面他没有多少成果,他的夫人在他逝世后数月内也去世了。
    兰德施泰纳是一位相当好的钢琴师,他家里的客厅里放置着一台大钢琴。此外他很喜欢读书。1943年6月26日卡尔兰德施泰纳在研究所工作逝于心肌梗塞。
    从2004年开始兰德施泰纳的生日(6月14日)被定为世界献血日。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成立托管理事会,负责对置于国际托管制度下的领土实行管理,行使联合国关于除指定为战略地区之外的托管领土的职能。

    据联合国宪章规定,适用于国际托管制度的领土是二战结束时尚未独立的前国际联盟委任统治下的领土和大战后割自敌国的领土。原有托管领土11个,分别由英、美、法、比、澳、意、新西兰等国管理。到1980年11月为止这些托管地区先后获得独立,最后只剩下美国管理下的太平洋岛屿托管地,即密克罗尼西亚。

    托管理事会的理事名额不是固定的。理事会负责审查托管领土管理国的报告,会同管理国接受和审查托管领土居民请愿书,按期视察各托管领土等。每年开会一次。从1965年起,托管理事会只由管理托管领土的美国和不管理托管领土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1986年11月,美国宣布密克罗尼西亚和马歇尔群岛为美国的自由联系国,结束托管。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于1946年1月10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严格履行这个协定,但国民党对停战毫无诚意,在停战令下达的同时,即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蒋介石在完成了内战的准备之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一手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战爆发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暂时占有优势。它有430万军队,占领着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他们还接收了100万投降侵华日军的全部装备,并且有美帝国主义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人,不及国民党军队的1/3,装备是“小米加步枪”,并且被分割在十几块根据地里。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其中大部分地区土改刚刚开始,反动封建势力还没有被肃清,革命的后方还不够巩固。同时,解放区基本上没有外援,一切靠自力更生。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为了打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毛泽东在1946年7月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党内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9月又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党内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提出了打败国民党的军事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军事方针。战争初期,我军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前4个月,我军胜利地完成了中原突围战,并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后4个月,我军又取得了莱芜战役一次歼敌7个整旅近30万人的胜利。战争第一年,即消灭国民党军队112万人,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1947年7月,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我军用劣势装备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6年6月26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执行会议以15对2票通过《美国军事援华法案》,在中国全面内战爆发期间,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加强了军事和财政援助。

    6月28日,美国国会决定延长对中国的租借法案期限(一般在6月30日期满),根据租借法案,美国移让给国民政府物资总值达78100万美元。

    至6月底,美国政府为国民政府训练部队和军事人员达15万人,装备国民党军45个师。同时,还用军舰、飞机直接运送国民党军14个军、41个师、3个交通警察总队共约54万人到达进攻解放区的前线。在此期间,美国还赠给国民党军大量飞机和舰艇。21日,美国国务院批准替国民政府建立8个大队的空军,其全部设备及训练费用达3.07亿元。飞机总数为936架。
    1950年南非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人口登记法》、《集团住区法》、《镇压共产主义条例》等法令并于“五一”节袭击了抗议种族隔离政策的游行示威群众。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号召南非联邦的全体居民举行大示威以抗议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和法西斯法令,悼念“五.一”节中被害的群众。

    号召得到南非联邦共产党、印度人大会和其它组织的支持和响应。6月26日全国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如期爆发,南非政府动用了全部警力逮捕了130多人,随后又对参与者施行疯狂的体罚。6月26日从此成了南非自由日,又称全国抗议日,作为南非人民反种族主义运动纪念日。以后最重要的反种族主义运动都安排在这个日期举行。
    1987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联合国部长级禁毒国际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国际禁毒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禁毒活动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26日会议结束时,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从1988年开始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世界范围的毒品蔓延泛滥,已成为严重的国际公害。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是仅次于军火交易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80年代,全世界因吸毒造成10万人死亡。毒品不仅严重摧残人类健康,危害民族素质,助长暴力和犯罪,而且吞噬巨额社会财富。对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毒品造成的损失和扫毒所需要的巨额经费更是沉重的负担。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等。它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生殖能力,并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吸毒的人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死亡。
    1993年6月26日,中国冶金进出口总公司委托华夏证券有限公司在我国境内发行4000万美元外币企业债券的签字仪式,在长城饭店举行。这是我国首次在境内发行外币债券目前国内居民外币储蓄总额已达100亿美元,加上手持外币,其总额大约相当于国家外汇储备总量的20%以上。通过试点探索建立国内企业在境内筹集外汇资金的有效市场机制,将能吸引大量滞留境外和沉淀国内的外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直接用于生产建设的外汇资金总量。此外,还将有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

    此次中冶总公司4000万美元债券,分为两档;一年期债券2000万美元,年利率为4.10%;二年期债券2000万美元,年利率为4.60%。债券到期后以美元一次还本付息。发行对象为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发行结束后,该债券金额在中国证券交易系统有限公司(NET系统)上市流通。
    1994年6月26日午夜11时58分,随着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最后一排炮声响过之后,由33座隧洞联结86.95公里长的“引大入秦”总干渠全线贯通。为贯通这条总干渠,数万名中、日、意等国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历对18个春秋,吃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难关,终于如愿以偿。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大通河水,从甘肃省天况藏族自治县的天堂寺穿山越岭,跨过两个流域,调水至兰州市以东60公里处的秦王川。

    秦王川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年降水量仅200毫米,且蒸发量大。由于干旱少雨,这里植被稀疏,人迹罕至。“引大入秦”工程完工后,每年可以从大通河引来4.4亿立方米的清澈河水,灌溉86万亩荒原,秦王川可望成为甘肃继“河西走廊”之后的又一个粮食生产基地,年生产粮食1.44亿公斤,农林牧业年产值超过3.8亿元。

    “引大入秦”工程是我国“八五”重点工程项目,投资15.7亿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23亿元,是我国在建的引水工程中投资最大的。这顶工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菲迪克”条款管理,从而使我国水利建设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引大入秦”工程是我国施工难度最大的引水工程,全长86.95公里,与铁路单线隧道相当的隧洞竟占去了75公里,堪称“地下长河”。这个工程还遇到许多如超大埋深、超大水头、超长隧道通风、极软岩等世界性施工难题。
    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的工作草图已经绘制完毕并向全世界公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组织中国联系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杨焕明教授说,人类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基本破译,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悉,“工作框架图”的质量与数量大大超出了预期,不仅覆盖了97%的基因组,而且85%的基因组序列已经被组装起来。这为研究人类遗传物质多态性提供了资料。值得一提的是,50%以上的序列接近完成图标准,20%的序列已经达到完成图标准,已有数千个基因被确定,数十个致病基因被定位。科学家认为,这为到2001年6月完成所有测序工作奠定了基础人类基因组约含6万到10万个基因,由约30亿个碱基对组成,分布在细胞核的23对染色体中。

    为破译这本蕴藏着生命奥秘、决定人的生老病死的“天书”,1990年,被誉为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主要由美、日、德、法、英等国的科学家共同参与。1999年9月,我国积极加入这一研究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我国因此成为参与这一研究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从此,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北京与上海等地科学家联手向这一生命科学的高峰发起冲刺。仅用了半年时间,我国科学家就基本完成了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任务,破译了人类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密码,这标志着我国为国际人类基因组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证明了我国科学家有能力在重大国际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破译人类遗传密码不仅被认为是达尔文时代以来生物学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同时也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科研工程。按照设想,碱基对测序完毕之后,科学家将分析碱基对如何组成基因以及各种基因有什么功用等。弄清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将为人类征服多种疑难病症铺平道路。据悉,工作框架图中,有60%的序列是在最近的6个月中测定的。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一起,每秒测定1000个碱基,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为绘制人类生命的蓝图努力工作。“人类基因组工程”破译出的人类遗传密码基本数据,已经无偿供全世界研究者使用。


历史上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6月26日提供历史上6月26日是什么日子,6月26日在历史节日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件


6月26日星座

2025年6月26日是什么日子


喜欢万年历黄道吉日?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万年历查查: http://www.wnlcc.com

欢迎搜索"wnlcc"进入本站!

黄历吉日择日